《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理论
课程类别:专业理论课
课程开设时间:第一学期至第二学期,每周2课时,共38周,共72课时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以学前教育现象尤其是幼儿园教育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探讨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培养学生运用相应知识分析学前教育现象和解决当前学前教育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为理论基础,系统阐明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现代化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为后续学习《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经营与管理》等课程打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是在理论性教学的基础上强调时代性和实用性。在整体把握目前国内相关专业教科书的核心内容信息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的需求,经过合理的整合,建构出以基本理论为基础注重实践性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1.目标制定: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集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于一体。
2.内容选择:知识的逻辑性、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三者相结合。
3.方法手段: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理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贯穿教学的始终。
4.课程评价:理论性评价和实践性考核相结合。
四、课程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系统掌握现
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胜任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相应知识分析学前教育现象的能力,形成运用理论指
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娱乐等活动的技能。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和基本观念,了解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熟悉国家和地方幼教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情感;具有科学的、现代化
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个性修养。
五、课程内容:
课程结构描述
序号
|
学习情境名称 (模块、项目)
|
知识要求
|
素质要求 |
能力要求 |
课时 |
1 |
绪论 |
掌握学前教育的性质、目 标和职能 |
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
培养学生逻辑 思维能力 |
4 |
2 |
学前教育基本原理 |
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认识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和特点,领会学前教育的任务;熟识《条例》《规程》《纲要》《指南》等基本内容; 掌握学前儿童观、教育观、师幼关系的特点并能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观、学前 教育观。 |
学前教育 人文素质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2 |
3 |
学前教育课程与有效教育 |
知道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 编制和实施;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实施有效教育。 |
学前教育 职业素养 |
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 |
8 |
4 |
学前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理解学前儿童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及对学前儿童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学前儿童日常生活活动各不同环节的特点、指导方法及实施要点;理解学前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设计、实施与指导要点,并进行尝试性实践。 |
学前教育 职业素养 |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44 |
5 |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会 |
了解学前儿童班级的构成和功能,理解保教管理的含义和内容,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
8 |
课程内容
绪论
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前教育学的价值与地位
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与要求
小结·思考与探索
第一单元 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形态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二、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三、当代世界学前教育的趋势
小结·思考与探索
第二单元 教育机构里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
二、学前教育的功能与任务
三、学前教育的特点
四、科学化学前教育的关键
第二节 我国学前教育法规及规章
一、我国教育法规体系概述
二、《幼儿园管理条例》
三、《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四、《规程》《纲要》与《指南》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的一般原则
二、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三单元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学前儿童
一、学前儿童的特点
二、《儿童权利公约》
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第二节 学前教育教师
一、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身份与专业要求
二、学前教育教师的劳动特点
三、学前教育教师的角色特点
四、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
第三节 学前教育内容
一、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第四节 学前教育环境
一、学前教育环境及其类型
二、学前教育环境的意义
三、学前教育环境的创设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四单元 学前教育的课程
第一节 学前教育课程概述
一、学前教育课程及其特点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形态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编制
一、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依据
二、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拟定
三、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四、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
一、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途径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五单元 学前有效教育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直观形象
二、游戏化
三、观察、发现与体验
四、行动与操作
五、语言引导与评价
第二节 学前有效教育
一、有准备的教育
二、主要的教育行为
三、辅助的教育行为
四、教育过程问题的处理
五、反思、研究性的教育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六单元 日常生活活动
第一节 日常生活活动及其功能
一、日常生活活动及其特点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
第二节 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
二、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保育与教育
第三节 自由活动
一、自由活动及其特点
二、自由活动的教育功能
三、自由活动的注意事项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七单元 学前儿童游戏
第一节 游戏活动及其教育功能
一、游戏及其特征
二、游戏的功能
第二节 儿童游戏的条件
一、游戏的时间
二、游戏的环境与材料
三、儿童的自主
第三节 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儿童游戏的水平分析与预设
二、儿童游戏的观察
三、儿童游戏的支持与指导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八单元 区域活动
第一节 区域活动及其功能
一、区域活动及其特点
二、活动区的材料与功能
第二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
一、区域活动与其他教育途径的关系
二、活动区域的设置与区域活动设计
三、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四、区域活动计划的拟定
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区域活动组织与指导
二、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的注意事项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九单元 学前儿童教学活动
第一节 教学活动及其功能
一、教学活动及其特点
二、教学活动的功能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儿童年龄特点与发展实际的分析
二、教学活动内容及其重难点的分析
三、教学活动目标的考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考虑
五、教学活动环境与材料的考虑
六、教学活动方案设计与计划的拟订
第三节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教学活动过程的组织与指导
二、教学活动反思与教学推进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十单元 领域与主题活动
第一节 领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领域活动及其特点
二、领域活动大纲的编制与内容的把握
三、领域活动的设计
四、领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第二节 主题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主题活动及其特点
二、主题的选择与开发
三、主题活动的设计
四、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
五、主题活动的展开与指导
六、主题活动的观察反思与调整
七、开展单元主题活动的注意事项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十一单元 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
第一节 亲子活动
一、亲子活动及其教育功能
二、亲子活动的种类和内容选择
三、亲子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四、设计、开展亲子活动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节日活动
一、节日活动及其教育功能
二、“六一”儿童节活动
三、其他节日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要求
四、节日活动的延伸
第三节 外出活动
一、外出活动及其教育功能
二、外出活动的策划、组织与指导
三、春秋游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四、外出参观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十二单元 学前儿童班级保教工作管理
第一节 班级保教工作管理概述
一、学前儿童班级保教工作管理及其功能
二、班级保教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班级保教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班级保教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班级保教管理的方法
第三节 保教人员协同工作促进儿童发展
一、保教人员协同工作的内容
二、学前教育各类班级的管理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第十三单元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和小学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
一、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的意义
二、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的任务
三、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共育的形式和内容
四、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园合作共育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
一、学前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三、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合作的内容和方法
四、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合作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
一、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及其意义
二、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的现状
三、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四、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衔接的注意事项
小结·思考与探索·同步实训
六、课程实施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主要采取问答、演示、讨论、教学实践、活动分析、课前阅读和网络信息查询等多种教学方式。
1.重点讨论法。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约5-10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进行演讲,教师给予点评,以提高学生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体现师范性特点。
2.活动分析法。要求学生利用学前教育学原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要求从目标、准备、过程作出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理论的应用能力。
3.案例法。就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或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从学前教育学视角进行分析思考,形成多视角学前教育学观念,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4.教育实践法。在讲到幼儿园教学和游戏等内容时,要求学生根据幼儿园教学原则和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并实践参与,以丰富课程学习内容,使学生提前感受幼儿教师角色意识,接受专业思想的教育,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5.鼓励或吸引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能掌握扎实宽厚的学前教育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发挥特长与潜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手段:本课程积极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
(二)教师素质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首先,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其次,教师必须具备敬业精神,这是每一位高校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
2.创造性的思维素质。主要指创造性的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
3.扎实的专业素质。一方面,教师应具备作为信息社会知识阶层所需的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精深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专业核心知识。
(三)课程考核
1.出勤率以及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占30%)
2.实践考核和理论评价相结合(期末成绩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