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业申报

 

学前教育专业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8.03.25
学前教育专业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专业调研报告

一、专业设置与建设现状

1.专业设置与调整

    专业设置与优化是社会需求与中职学校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专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鲜明的职教特色,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第一、建立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机制,及时分析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变化和要求,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定位准确。

    进行深入的人才市场调研与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机制,探索岗位技能和素质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根据调查结果和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确定了幼儿园专职教师、保育员以及幼儿园管理人员三个职业岗位群,明确了各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第二、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体系,拓宽专业内涵,活化专业方向,培养幼儿教育急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首先,加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层次分析,以应用层、技能层人才规格作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管理层人才规格作为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依据人才层次的应用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能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方面,系统分析各人才层次的知识、技能、素质要素,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坚持以市场和就业需求为导向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来设置课程体系,采取现场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最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细化人才培养规格,为组织教学提高客观依据。构建由素质培养、能力培养、知识培养并重、理论与实践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技能性使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2.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规格和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大专层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是:

第一、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幼教事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

第二、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具有一定英语专业知识,具有幼儿英语“双语”教学能力;

第四、掌握教育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备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包括一般职业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具备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

第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2)专业课程设置

近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和岗位需要,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由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个模块构成。公共课程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主;基础课程打破理论的系统性,以“必需、够用”为度,调整了基础课程中理论课的比重,适当增加了专业课的比例。专业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基于工作过程与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组织教学内容并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我们准备把育婴师、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做到“多证书”。我们开设了蒙台梭利、感觉统合训练、奥尔夫音乐、0-3岁婴儿保教等培训课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与岗位训练同步、教学做一体的职业特色。注重“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第一、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我们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7个转变: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以能力为本位,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向工学交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教学做相结合转变;形成了一年级重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二年级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注重强化技能训练;三年级下学期顶岗实习,实习转就业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第二、教学方法改革体现了四个有利于原则: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21世纪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接受再教育,已成为生活中的第一需要。因此,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已成为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制定教学大纲时,既提出了教学方法要求,又提出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善于质疑,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甚至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与别人不一样,而且力求比别人做得更好,着力培养学生在求异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过程中,成为革新技术的探求者,真正体现高职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创新性的专业教育。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针对学生来源多样化的趋势,要研究制订适应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培养方案或在同一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要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尝试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

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围绕某一中心课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最后得出结论。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我们综合运用问题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模拟训练式和课堂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在儿童文学课程中,教师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用课前10分钟的演讲训练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表达能力。在理论课教学中以趣味性教学来调动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把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掌握当作一种乐趣。

案例教学法

幼儿英语教学中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置情境教学,着重训练听说能力,并传授最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突显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直观性,我们在多学科中恰当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配备了电视机、录音机和DVD播放机,还有一定数量的影像资料及多媒体设备。我们将教学手段改革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30%以上的教师编写了电子教案。

重视学生学习评价和考试方法改革。期末考试采用了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现场写教案、模拟说课的形式相结合;理论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试考核方式。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活动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初具规模,并在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积极的、实际的作用。课堂教学除课堂面授以外,教师努力开发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积极开展音像教学、语音教学等形式,40%以上的必修课使用多媒体授课。

每学期都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研教改计划,以教研室为单位,从专业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教研室一直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次一个主题,或交流教学经验和感受,讨论教改方案;或研讨理论前沿问题,从理论、实践上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

4)改革创新进展

近年来,我校一直积极的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研究性教学,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看一些课堂教学的录像,帮助学生分析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和学生一起讨论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实习之前,给学生进行试教培训;引导学生通过英语话剧的排演,英语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等方式,训练学生英语会话和表演技能。

3、实践教学条件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设施的配备上,学前教育专业以“高起点、适度超前和有示范性”为建设原则,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建成了现代化程度较高、市内一流、符合重点建设专业设置标准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包括电钢琴室、钢琴室、舞蹈室、手工室等。

本着共建共享、互惠合作的原则,我们与多家幼儿园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书,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幼儿园为依托的院校和幼儿园实习基地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机制。

这些实训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满足了我校学前专业学生的实训需求。目前为止,已有五届毕业班学生在这些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于多年来的良好声誉,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和就业率几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年招生292人,几乎成倍数增长。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8%以上。

4、今后的改进措施及工作思路

首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不同的学科由骨干教师分别采用一体化课程、情境教学法、项目导向性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模式完成授课任务,完成授课方式的创新,推进高效课堂进程。

其次,要以学科为单位,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研讨课的总结成果为模式,制作精品课程。

再次,完成校内一体化教室设备的幼儿园展示,校外实训基地展示与链接及自编一体化课程教材展示。

最后,根据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现状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来确定,完成专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校园共育人才规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上及专业课程的标准上突出特色。要求所有规划与实际相符具有前瞻性及可操作性,争取一年内把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打造成市级品牌专业。

二、专业在行业岗位中的发展状况

学前教育专业在行业岗位中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随着世界国际化、大工业化、都市化及第三次浪潮的冲击和挑战,也相应地提高了对人的发展和教育的要求。而幼儿阶段正是人的一生中体质健康的奠基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健全人格的形成期,所以幼儿早期教育受到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由此使幼儿教育在社会发展和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力的提升。 社会发展的需要呼唤优质的幼儿教育,呼唤高质量的幼儿园,呼唤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

2、幼儿入园率提高。近年来,幼儿园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长,这就需要大量的幼教师资力量。培养大批合格的幼儿教师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比较乐观。

3、幼儿教育发展呈多元趋势。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不断涌现,幼儿园在办园渠道、办园模式、办园条件、教育特色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办园渠道方面,由于幼儿教育规模迅速不断扩大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要求,在办学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在地方政府办园的同时,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幼教事业,从而形成了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正规和非正规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在办园模式方面,由于大教育观念的形成,早期教育概念的扩大,0—3岁幼儿教育已逐步纳入幼儿园教育的范畴。另外,学校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包括社区教育)已日益紧密的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3—6岁全日制幼儿园、一年制学前班、0—3岁的托儿班、家园共育的亲子园等多种办学模式,已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在办园条件方面,有硬件设施高档丰富、条件优裕、服务项目多样、收费较高的幼儿园;也有条件设施较差、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幼儿园。

    在教育特色方面,由于国外教育思想的引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证实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以一定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特色教育层出不穷,如艺术教育、双语教育、蒙氏教育、早期阅读、思维训练等等百花齐放。

行业的变化,势必引起人才需求的变化,加强学前专业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促进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掌握学前教育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则是我们调研的出发点。

三、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1)专业对应的岗位分析

学期教育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其面向的业务岗位包括:幼儿园教师、亲子园教师、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教师及行政人员以及涉及到婴幼儿的相关职业。

2)近五年招聘情况分析

用人单位过去五年招聘的学前教育专业中职毕业生的情况,可以大致反映出学前教育行业目前及未来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中职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在被调研的用人单位中对学前专业的学生的技术评价的优秀率占55%,及格率占100%。用人单位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技术基本满意度比较高,但非常满意的却不多,说明中职生的技术水平还有待于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学校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仍然存在差距,毕业生在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过程中,在技术上仍有一个磨合期。

对于过去5年中招聘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调研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学前专业毕业生的思想表现、专业知识、事业心、和工作能力及协作精神比较满意;认为学前专业毕业生应加强的是工作态度、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用人单位在挑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最看中的素质是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及实际动手能力。

3)未来人才需求发展变化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水平教育的期望日渐强烈,同时,政府的政策导向也激活了社会办学的热情,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幼教办学和早教产业,这就为建设一支数量充沛、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师队伍提出了极大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就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而这个差距就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和人生舞台。据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相当有限,高层次、高学历的幼师数量更少,远远不能满足近些年市场的需要。未来几年社会对具有专科学历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需求仍处于旺盛时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空前扩大,成多元发展方向。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经过调研了解到,各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中职学校应该理性地看待就业市场表面的宽松形势,客观地分析市场需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必须及时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学前教师队伍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四、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主要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的适应

目前我们所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规格类型比较单一,仅仅面向于幼儿园,而亲子教育、英语教育类、艺术教育类等人才培养较少,目标定位缺乏前瞻性。

2)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要求的结合上

近几年,我校对专业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在课程设置上作了一些调整或改革,但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深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3)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职教特色的体现上

在教材使用上,大部分教师采用正式出版的传统教材。传统的教材内容,通常自成体系且结构庞大,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教师反映学时不够,学生反映太难听不懂。同时,还存在教学内容滞后的现象。教师还没有自己形成自己的自编教材。

4)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上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现代教学来说,已经不能完全适用,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法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进行,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由于教学计划及大纲的要求,使得教师主要是教会学生一定限度的书本知识(也只能是极少量的知识),来完成教学计划及大纲的要求,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辅导学生、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以及学会学习。最终的考核也主要是一些以记忆为主的知识,而不是企业迫切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就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虽然我系教师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还是相对不足。

5)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

我校学前教育部教师的学历层次以本科为主,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较少,职称以助教和讲师占多,高级职称教师偏少。专业师资队伍中,以理论教学师资为主,技能课教师多为外聘教师,双师型教师少。

6)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

一是场地不足,影响到实训室的建设。计划中的微格教室、卫生保健室、蒙台梭利教室等,因校舍面积原因未能建立。二是实训设施种类不全,设备数量也有不足,不能满足培养本专业所需人才的需求。三是系统性的见习基地尚不完善,见习、实训设施尚不能完全与教学配套。同时,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待进一步扩大,以保证实习内容和实习效果。

7)就业指导培训和毕业生质量上

目前全面系统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培训较少,一些学生好高骛远、期望值高,眼睛就盯着公办的大幼儿园,看不起民办的小幼儿园,频繁跳槽安不下心,影响幼儿园的正常工作,损坏学校的办学声誉。就业导向存在问题。

2、原因分析

1)受场地限制,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新校区正在建设中,现所在老校区场地有限,限制了发展。学校的资金投入不足使校内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实验实训科目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2)封闭式的人才培养,市场调研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必须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为依据。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企业需求对接,以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应用知识和专业技能。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使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做到“上手快、悟性强、后劲足”。但目前我们的市场调研太少。

3)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制度不健全。目前,国家尚未正式颁布有关双师素质教师职业培训的制度规定,中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少,使得教师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方面受到很大影响。

五、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定位于培养目标的基本设想

1、专业及专业方向定位

1)专业及专业方向定位

根据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现状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来确定,完成专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校园共育人才规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完善专业课程标准。要求所有规划与实际相符具有前瞻性及可操作性,争取一年内把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打造成省级品牌专业。

2)专业特色的打造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上及专业课程的标准上突出特色。

2、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确定

1)培养目标的确定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我国幼教事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形体健美的、一专多能的双语型、艺术型、双师型、现代型、应用型的幼教师资和幼教管理人才。

2)培养模式的设计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3)教学改革与创新

首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不同的学科由骨干教师分别采用一体化课程、情境教学法、项目导向性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模式完成授课任务,完成授课方式的创新。其次以学科为单位,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研讨课的总结成果为模式,制作精品课程,开展高效课堂。再次完成校内一体化教室设备的幼儿园展示,校外实训基地展示与链接及自编一体化课程教材展示。


校内导航

通信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文苑北路999号电话:0319-2617763(办公室)邮箱:wgzx666@163.com

版权所有:邢台现代职业学校技术支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网管中心访问量:382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