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决算公开
新闻公告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0.08.07

摘要:21世纪人类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需要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这要有大量的人才支持,而人才来源的主要途径是依靠各类学校的培养.职业学校做为专门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机构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学生就业的质量都出现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职业学校要从当前困境中走出,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为校所用.同时为适应企业迅速发展的需求,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锻造一只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各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关键词:合作,培养,人才

由于受经济发展较迟和教育体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相比发展较迟,直至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才逐步形成.特别是自1996年我国制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采取了包括推行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建立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目前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学生就业的质量都出现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这使我们深深感到:职业学校要从当前困境中走出,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为校所用,同时为企业进行订单式的培训,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构建技能型教学体系,以行业为依托,与企业共建实训,实习,培训基地,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学校才能够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才能够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才能够逐步改善,办学质量才能够不断提高.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校企合作是劳动社会保障部对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办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只凭学校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学校的努力配合才能完成,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为学生量身定做教育培养计划,最终使得企业越来越象学校,学校越来越象企业.以实现学生在就业时的"零适应期",职业院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应用性成果开发与推广等方面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找准结合点,才能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我现任教于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本人在学校从事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深深感到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学校本身可以提供很好的理论教学,但实习教学需要有一定的实习设备支持,而学校的实习设备在一次性投入后不可能年年更新.现代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已不在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东风,解放一统天下车型几十年单一不变的情况,2007年国内新增车型就近110余种,2008年虽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上市的新车型也有近百种,做为学校不可能时时购进全新的汽车实习设备.那么,学校与企业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育模式成为了一种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补充方法.校企合作是一种能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益机制,既促进了学校教学的发展,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学校教学发展的难题,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

第一,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工作能力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服务社会的高等技术型人才.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在生产实践中帮助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生在企业参加实习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最新的专业技术,了解了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具体需要,同时也提供给了学生和社会人员,企业人员,客户等的交流机会,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是学生在学校很难做到的.一般来说汽车专业教学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种种限制,车型相对也比较单一,知识面相对较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校企合作完全可以解决学校存在的这些问题.在社会能力的培养上,校企合作更是让学生大开了"眼界",增强了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此种现象在本校情况更为突出.现在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学生面试时成功率比较低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表达,沟通等能力较差.通过让学生到企业里去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情况将会大为改善.

第二,校企合作能把先进的技术带到学校.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更新也越来越快.学校和企业合作就能及时掌握社会技术的进步,并且能清楚了解企业对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使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特别是汽车行业每年都有很多种车型投入市场,有很多种新技术应用在汽车上,作为学校很难适应这种市场上的变化,相对来说学校自己获取新技术的渠道也比较狭窄.通过校企合作后能解决学校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

第三,校企合作能提高学校老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将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放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以培养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讲学,授课,介绍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际运用效果,也可以派老师到企业里锻炼学习.同时,还可聘请一些专家及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促进本校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两方面的教师各有所长,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既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又可弥补学校专业教师实践知识之不足.而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则可以把书本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完成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的转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把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学生的作业进行考察,通过学校专业教师及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使学生们尽可能好地完成这些与实际相结合的作业,并将之直接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去.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实际锻炼,还可使学生能针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岗位积累更多的生产经验.

为了提高我校自身的办学质量,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我校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和认真分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不断尝试我校现已初步摸索出了几套适合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并且还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之中.

,"双元制"培养模式

"双元制"培养模式是一种借鉴德国先进成熟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双元制"中的"一元"指职业学校,"一元"指企业,受教育者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和基础技术理论,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两元结合完成职业教育任务.这种教育模式,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

我校为使"双元制"模式能得以顺利开展和推行,2001年起我校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企业进行初步调研.考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希望到什么样的企业就业;学生到就业单位的完全适应期是多长时间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调研走访,我们发现多数企业欢迎技术好,头脑快和能有良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员工,而学生则大多喜欢到一些自己熟悉的企业就业.2002年我校又派遣3名骨干教师亲赴德国进行实地教学考察,观摩德国学校与企业之间关系是如何协调与发展的,德国"双元制"教学的运行程序.当然,德国是发达的工业国家,生产技术水平极高,其自身发展"双元制"教学模式已有一百多年了,已培训出大量的适合企业需要的技工人才,为德国二战后高速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组织结构要落后德国10--15.因此,我校在采用"双元制"模式时也是结合国内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

2004年我校开始招收"双元制"试点班其中汽车维修专业"双元制"试点班由我任教并兼任班主任.双元制教学理念是突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一部分时间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另一部分时间在校外实习单位参加生产劳动,并每半年定期轮换.

由于我校已联系好学生实习企业,因此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教师会和学生的实习单位联系,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训的课程设置和教案教材的编写就都能比较到位.对于学生将来在实习中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就多讲,详讲,对学生以后很少用到的知识就略讲或不讲,以便腾出更多的学时讲解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以利于学生到实习企业工作时能较快的适应.例如:现在的汽车维修行业以维修汽油发动机的汽车为主,而柴油发动机的汽车较少,在正式的教学大纲中对两部分的要求却是同等重要的,出于对学生所学知识够用为原则,我在授课当中对此做了相应调整.

当学生每结束一个阶段的校内学习后到校外企业实习时,我做为班主任和学生同时深入企业.在企业期间,我会教导学生如何适应企业文化,具体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服务理念,并观察学生在实习企业中的工作状态,是否能适应企业安排的工作.教导学生踏实认真地工作,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要多向单位领导,师傅虚心求教,并把在学校中学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习紧密结合起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为日后真正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汽车维修"双元制"试点班中引入"淘汰制",即在每学年的结束,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综合考核评定,凡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即退出"双元制"试点班转入普通班继续学习.这样"双元制"班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不会抱着一种混日子的态度在"双元制"班中学习.这样经过三年的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的轮换教学,学生已基本熟悉他们日后所要就业的企业情况,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后的"零适应期".

20077,我校首届"双元制"试点班全部毕业,我所任教的汽车维修"双元制"班的25名学生在毕业后的一个半月时间内全部找到对口适合的工作单位.当我校对"双元制"毕业生工作单位进行走访时了解到,这些单位的领导普遍反应我校的这批毕业生与往届和其他学校毕业生有所不同.这批学生上手快,头脑灵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单位给安排的工作,希望我校再多分配几名"双元制"班的学生到他们单位工作.同时有几个企业了解到我校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后主动与我校联系,希望和我校建立合作关系并愿意将他们单位的部分生产设备提供给学校进行教学.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从到他们单位实习的学生中挑选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为其日后的企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待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录用.例如:我所任教的汽车维修专业"双元制"班的一名学生,在学校安排的下场实习期间被安分配到宝马特约维修站.该同学在宝马维修站实习期间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脏累,对师傅分配给的工作从不偷懒耍滑,他的良好表现得到了企业领导,师傅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在毕业前的三个月,企业领导通过学校找到这名同学,提出如果他愿意在毕业后到他们的企业工作,企业可以为其免试用期,按正式员工待遇并给其上社会保险.在征得这名同学本人的同意后,宝马汽车特约维修站正式与这名同学签订了《劳动合同》.另一方面,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的扩大,同时还可聘请企业中技术好,业务精的员工到我校任兼职教师,将企业中的文化理念,运作模式介绍给学生,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合作职业教育"方式

我校有着多年的办学历史与很多企业都有很密切的用工关系.在与这些企业的交往中我校发现现在很多企业中的老员工有着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由于他们自身已经长期脱离学习的环境,再加上自身工作,家庭等原因无暇抽出多余时间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已学过的文化就显得相对陈旧.当企业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发展时,这些老员工的不足之处就显露出来,而企业自身大多没有从事专制培训工作的人员.这样,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成为了一种必然.当我校主动与这些企业联系时,也得到了部分企业领导的认可.

首先,企业为学校输送学员.这样使员工学习与更新知识技能,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学校生源也得到扩展.

其次,企业为学校提供指导人员.这些企业员工都有适用于本行业的某种专业和技术资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样,学校的教师在假期里,也可到企业讲学或从事研究.这种交流方式有利于克服职业教育发展中师资缺乏,师资实际能力差的难题.

第三,企业与学校共同协商课程.开设的课程必须符合企业的需要,与企业一起共同制定人才的培养计划.

第四,企业为学校办学提供物质条件.

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一方面使企业中的老员工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企业整体水平更上一步,为企业的日后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师可以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使得教师实际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这也是一种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不断的加剧,而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每个企业都希望多吸纳能力强,素质高的员工.做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学校,传统的先学习,后实习,再就业的培养方式也越来越多的显露出它的不适应性.学校和企业都在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那么学校与企业走向合作必将成为日后发展的总体趋势.通过校企合作可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这个重要环节中得到锻炼,巩固和拓展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把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生产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尽早了解专业发展态势,完善理论知识向生产实践的转变,从而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掌握生产实践的第一手资料,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这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实践教学也加强了校企合作,可使企业在学生参加生产实践中选择优秀的毕业生,有利于企业选拔人才,而学校则能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要求.

 

0319-26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