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进华:扎根沃土 助民奔富
连进华,邢台现代职业学校的一名正高级讲师,除了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外,他时常一脸尘土,满身泥巴。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是连老师又下乡指导生产去了。
风里来,雨里去,从1985年任教起,下乡已成为连进华的习惯。身为科技特派员的他,将科技播向一方沃土,沉甸甸的果实映红了农民的笑脸,也激励着连进华永不停歇地奔走在科技扶贫的路上。
“这是不收费的桑拿浴”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年55岁的连进华对任教第一天发生的尴尬事儿依然记忆犹新。这件事儿让他暗下决心,要做一名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过得硬的人。
那天,正在讲授大白菜栽培技术的他,被学生的一个问题难住了:“邢台地区都种植哪些大白菜品种?”刚当老师的连进华没有做过调查,自然答不上来。他面红耳赤,半天无言以对。
尴尬的经历让连进华自省自励。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坚持读书,现在他买的书摞起来比他身高的两倍还高。但是,连进华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为获得瓜菜生长的第一手数据,夏季他时常钻进40℃以上高温的菜棚,汗水一下子就湿透了衣服。不少菜农心里直犯嘀咕,连老师是不是傻,这么热还来调查,估计来一次就再也不来了。可让大伙儿想不到的是,连老师这一来就再也没停过。连进华打趣地说:“这是不收费的桑拿浴,我必须得去。”
为了观察黄瓜夜间生长情况,连进华在黄瓜生长关键期时常忙到凌晨一两点。就这样,寒来暑往,凭着一股子乐观、坚韧的劲头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家,这也为他下乡指导生产、开展科技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要还技于民”
连进华常说:“优质的蔬菜产在广袤的田野,我要还技于民,让广大农户都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2005年以前,邢台市南和县郄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村民收入很低。在连进华的指导帮助下,几年时间,该村已发展成为拥有3600余亩蔬菜大棚的大型蔬菜种植基地,该村也成为连进华开展科技扶贫的一个缩影。
连进华分析说:“郄村土壤肥沃、水质优良,距离邢台市区仅20公里,交通便利,有发展蔬菜产业的众多优势。同时,村里民风好、很团结,肯定能干成事。”说干就干,连进华和村委会主任胡振中一起给群众做工作,分析发展蔬菜大棚的好处,当年全村就发展蔬菜大棚200余亩。
在郄村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间穿行,不难看出它们是经过严格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胡振中说:“在基地建设之初,连老师就指导我们要实行农业生产标准化。我们成立了合作社,统一了蔬菜品种、管理技术和蔬菜上市时间,种出的西红柿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因为果实的品相好,客商都抢着收。”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增高,如何减少用工、搞轻简化栽培成了连进华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其中一项技术创新就是转变栽培方式。以前,村民们种植西红柿都采取高垄栽培,秧苗定植到垄的顶部后,由于根系尚浅,难以吸收到土壤下部的水分,村民们要逐棵进行点浇。这样不仅费工,而且时间长了大伙儿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连进华通过实践,探索出起垄半坡定植方法,即改高垄顶部定植为半坡定植,将西红柿秧苗定植到高垄的斜坡中部,这样在垄沟浇水时就可以浇到秧苗,同时又兼具高垄栽培的土壤疏松透气、增温快、秧苗不易沤根等优点。村民周顺义说:“我觉得连老师的这项技术的效果特别明显,以前定植后浇水,3个人管1个棚,现在1个人管3个棚都没问题。”
为了提高农产品品质,在连进华的指导下,郄村的西红柿改激素蘸花为熊蜂授粉,棚上设置了防虫网,棚里挂上了黄板诱杀害虫,减少了用药,节省了人工,让郄村无公害西红柿的美名越传越远。
他是菜农们的“财神爷”
种植效益的高低是农户考量种植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连进华面对的首要问题。时间证明,他的所有努力和决定是正确的,郄村人因此都说,他是“菜农们的‘财神爷’”。
郄村的蔬菜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连进华“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思路。蔬菜怎么能卖高价?他从网上了解到,广州市场上西红柿的价格在当时全国最高。于是,他瞄准广州市场,种植了适销对路的大红果西红柿品种———“百利”,因为这个品种货架期长、耐贮运、商品性好。果不其然,“百利”西红柿成熟后外观特别漂亮,很受广州市场欢迎。
为了提高蔬菜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连进华的指导下,郄村蔬菜基地还注册了“傻根”牌商标,基地生产的西红柿都统一分级、包装后销往广州。“百利”西红柿上市当年,南和县适销的粉果西红柿在邢台的批发价是每公斤0.52元,而郄村生产的西红柿卖到每公斤1.6~2.4元。村里每个占地1亩的大棚,春秋两茬西红柿的纯收入达到1.5万~1.8万元,全村增收497万元,群众的腰包一下子鼓了起来。
郄村的老百姓没有忘记连进华,他们敲锣打鼓,给学校送来了写有“科技扶贫结硕果,农民致富奔小康”字样的锦旗。连进华和乡亲们也成了朋友,大伙儿遇到生产难题,一个电话他就赶到,这样的作风一直保持到今天。
如今,邢台绝大部分县、市、区以及石家庄、邯郸的部分地区都留下了连进华培训指导的身影。多年来,他推广大棚蔬菜新技术达9800亩,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举办农技讲座、开展各种培训1000多次,培训农民达20万人次。
因为常年下乡指导生产,爱人病了他不能陪着去医院,孩子也难以照看,但连进华没有停下脚步。他说,他是农民的儿子,他热爱农民,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技扶贫他将永远在路上。
结束语
全方位展现我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实践成果的系列报道———“科技特派员在一线”,于本期圆满落幕了。报道中的13名科技特派员既是我省1.8万名科技特派员的典型代表,也是这一特殊群体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的缩影。脱下西装换布衫,走出城市进乡村,我们向全省广大科技特派员致敬!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走进广袤的燕赵大地,带资金、教技术、引项目,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成为我省扶贫攻坚的生力军。